中國科大實現無探測漏洞的高維貝爾不等式檢驗
發布時間:2022/8/9 9:12:55編輯:Ma Liang
已有1312人關注
非局域性是量子力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的重要基礎。隨著貝爾不等式的提出,人們可以在實驗上檢驗量子非局域性。由于實驗裝置的不完美,絕大多數實驗都存在漏洞,其中廣受關注的漏洞包括探測漏洞和局域性漏洞等。2015年,科學家們首次在二維糾纏體系中同時關閉了探測漏洞和局域性漏洞,并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了各種設備無關的量子信息任務。
相比二維量子糾纏而言,高維量子糾纏在信道容量、安全性及抗噪能力上都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實現無漏洞的高維貝爾不等式檢驗并以此為基礎實現設備無關的高維量子信息任務是目前量子信息領域亟需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李傳鋒、柳必恒研究組致力于高維量子網絡的實驗研究,并已取得一系列進展,解決了高維量子糾纏的制備、傳輸、測量等困難,為實現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本實驗中,研究組在高維糾纏光子的探測效率方面取得突破,實現了無探測漏洞的高維貝爾不等式檢驗。研究組采用波長775納米的激光泵浦beamlike切割的非線性晶體得到波長1550納米的糾纏光子,這種切割方式可以有效增大糾纏光子的收集效率,并采用了透過率達到99%的濾波裝置和探測效率90%的超導單光子探測器,并且所有光學元件的基片都采用了在1550納米吸收率極低的光學玻璃,由此最終實現了總體探測效率達71.7%的四維糾纏光子態,該探測效率遠高于關閉四維貝爾不等式探測漏洞所需的閾值61.8%,同時四維糾纏光子態的保真度達到了99.5%。通過合理選擇參數,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無探測漏洞的高維貝爾不等式檢驗。該成果為進一步實現同時關閉探測漏洞和非局域性漏洞的高維貝爾不等式檢驗及設備無關的高維量子通信過程奠定重要基礎。
文章第一作者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胡曉敏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張超。本研究得到科技部、國家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合肥國家實驗室的支持,柳必恒研究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仲英青年學者。
圖1:實驗裝置圖。
圖2:實現無探測漏洞的貝爾不等式檢驗所需的探測效率對比圖。在保真度均為99.5%時,四維糾纏態的探測效率需求明顯低于兩維糾纏態的探測效率需求。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眼科設備采購第2包手術顯微鏡、光學生物測量儀公開招標公告 發布時間:2023/6/9 10:21:24
- 項目概況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眼科設備采購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北京市豐臺區金澤東路通用時代中心C座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年06月30日 14點0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 準確率超70%!科研人員用AI為阿爾茨海默病作早期風險預測 發布時間:2023/6/9 10:15:56
- 6月7日,記者從香港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港科大)獲悉,由該學校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套人工智能模型,利用遺傳信息可為阿爾茨海默病作出早期風險預測。該研究將新型深度學習模型與基因檢測相結合,可估計
- 青海: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守護“中國濕島” 發布時間:2023/6/9 10:12:09
- “看,黑頸鶴回來了!”5月30日,祁連山國家公園央隆管護站站長馬忠山向科技日報記者展示了他的成果——他用巡護終端記錄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 紅外技術打開民用市場,未來10年有望迎來萬億規模 發布時間:2023/6/9 10:03:29
- 疫情期間,每個辦公樓、地鐵站都有無接觸測溫設備。此外,許多家庭都購買無接觸測溫槍。這些產品其實都是熱紅外技術的應用。這也讓熱紅外成像產品從工業、制造業、安防等商業場景中走到民用市場。這幾年隨著野外露營
-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到底有多持久?怎么判定?如何測算? 發布時間:2023/6/9 9:47:44
- 眾所周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下簡稱POPs) 具有四大特征,環境持久性、生物累積性、遠距離遷移能力和高毒性。 所謂環境持久性,指的是POPs難以通過生物降解、光解、化學降解等被降解,在大氣、水體或
- 質譜分析法又立功!新的帕金森病診斷尿液蛋白質標記物被發現 發布時間:2023/6/9 9:39:33
- 普渡大學和Tymora Analytical Operations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對尿液胞外囊泡(EVs)蛋白質和磷酸化蛋白質進行質譜分析識別了一組可用于診斷帕金森病的蛋白質標志物。該項工作于本月發表
相關新聞